本文是作为系列连载中的一个插曲,也是基于一次交流的延伸思考!
大家别被标题所唬住,其实,只要每个运营能够有意识的去思考自己的现阶段个人的竞争力,能够为公司带来的价值以及未来需要输出哪些价值的时候,你就已经领先了同龄的运营一大步。
01
-
我现在做的事情,别人能做么? -
我现在做出的成果,换成别人也能实现么? -
我在这个项目中最大的贡献和价值是什么? -
截止目前你最大的能力和经验沉淀是什么?
我们先从一个例子入手:
-
同学A,没考过研,但是有考研项目经验,所以对考研的各种信息也有一些了解。主要的工作围绕一些热门节点,去做一些内容搬运和编辑,或撰写一些文章,依托平台的流量和公众号在整个业务中的流量沉淀的机制,基本上也是能正常维持新媒体运转。也能够通过搬运、编辑和写一些攻略性的文章,基于老师的课程做一些片段式剪辑,偶尔也能产出一些爆款内容,貌似也能搞定站外自媒体平台的运营,但很多时候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状态; -
同学B,考过研且数学考研分数比较高,做过考研博主,能编辑考研辅导资料,对用户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还能帮用户解答一些专业的问题。从0到1将站外自媒体做起来,整个运营策略是基于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痛点和需求的了解,充分依托老师,打造有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栏目,且保持了持续更新,建立起了内容的持续输出机制。也找到了自媒体运营的从0到1的破局点和杠杆点,1个人搞定公众号、微博、B站等其他平台自媒体的运营,且数据指标远远高于行业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基于自己的专业度,和跟学生的互动,在学生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和局部ip效应。
-
假设同学B,把完成了自媒体的从0到1,全网有了一定基数的粉丝积累,而且为自媒体运营打造的几个内容栏目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和口碑,无论是后续的视频平台的视频内容发布,还是公众号文章的编辑发布,推文的撰写都可以流程化了。这个时候如果换一个考研过研的且考研数学成绩还不错的实习生来按照既定的经验和流程来运营,最终的结果会因为替换了运营人员,导致自媒体数据有致命性的影响么?
因为该自媒体的隐性的能力已经建立,粉丝基数,以及用户对持续输出的内容栏目已经形成了认知和口碑,自媒体的内容输出和运营流程已经有了一定标准和经验沉淀,换一个人可能会影响数据指标的增减幅度,但是不会造成致命性的影响。
-
——通过自媒体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GMV贡献,需要不断的提升这个贡献在整个项目中的占比 -
——自媒体其他的商业化能力:当自媒体有比较大的流量积累和足够的活跃后,是否有其他的商业化机会,这也是可以考虑的
02
03
-
——很现实的是,在工作中,个人和组织本身就是各取所,相互依赖的过程,只不过个人相对处于弱势而已,个人需要依托公司和平台的能力、资源去达成既定的业务成果 -
——系统能力沉淀是运营在业务推进中能够持续实现结果产出和提高投入产出比,释放自己精力并并且去做更多的有价值探索的前提,反之就可能会是救火式运营或者个人英雄主义 -
——业务规模化的前提就是需要依靠确定性的业务模式的建立,系统能力沉淀和组织体系的完善,在此基础上高效运转,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量
04
- 战略层面:业务模式和模型的确立,围绕业务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的建立
- 方法层面:方法论、经验、流程沉淀。如课程打磨设计经验,经过数据验证的运营模式和方法,在某个已经流程化的业务中形成完善的SOP
- 资源层面:
- 被市场验证过的产品,如已经被验市场证过且完成打磨的课程产品;已有的产品功能和数据的积累;
- 资源的积累,如新媒体流量和私域流量;客户资源
- 口碑和品牌
05
-END-
© 版权声明